深圳决定把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建成绿色建筑。近日,记者从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了解到,深圳市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必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和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此举被视为深圳建设低碳城市,打造绿色之都的重要举措。不过,也有市民质疑,绿色标准会不会拉高保障性住房的售价租价?专家建议,绿色建筑是大趋势,但政府需加大投入,不应把推行绿色建筑的成本过多分摊到老百姓身上。
绿色纳入造价成本
深圳今年史无前例推出5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相当于过去30年建设的总和。根据深圳住房建设部门给住建部督察组的报告,今年1-7月,深圳新开工建设保障房19452套,建筑面积112.27万平米。
根据要求,首先保障性住房建设单位要将绿色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绿色再生建材产品的增量成本计入保障性住房工程造价,并将其列入工程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中。在设计中,设计者要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对保障性住房进行设计,并在设计文件中明确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技术措施以及拟选用的绿色再生建材产品的使用范围、种类、尺寸、数量、强度、执行的行业标准及其它技术指标等。
开展绿色物业管理
此次市住建局还强化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后期环节对绿色建筑的核查。市住建局提出,在竣工入住后,各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单位,要针对保障性住房开展绿色物业管理,保证太阳能热水系统等节能减排措施的正常运营。
根据年初设定的目标,今年深圳将建成绿色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同时将完成110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绿色建筑不再是高端住宅专享。深圳上半年开工的松坪村三期、深康村、建工村等保障性住房项目纷纷采用了一些绿色节能的设计施工。
市住房和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深圳市是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今后深圳要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生态城市建设中继续充当中国先锋城市的典范。绿色已然成为这个年轻城市的又一梦想。
不过对于在新建保障房中一律实施绿色,也有市民表示担忧和质疑,这样一来,绿色是绿色了,但面向社会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规格提高了,会不会影响到建成后的租价和售卖价格。
建言
政府应加大“绿色”投入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深圳分部执行主任王蒲生教授对住宅产业化曾做过专题研究。他指出,绿色建筑是建筑发展的趋势,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尤其是绿色保障性住房上,政府应该制定一些激励措施,加大投入。
王蒲生谨慎提出,保障性住房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和公众利益紧密相关。他建议,政府要有一些激励措施,要有一些投入,不能把绿色建筑的成本完全摊到使用者身上。
王蒲生认为,政府、开发商、使用市民这三方都应分摊绿色建筑增加的成本,而由于保障性住房面向中低收入群体,政府这块应该承当更大比例的投入。“绿色建筑能起到一些示范效应,最后受益是全社会,这个外部溢出效益,政府必须多承担相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