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拙政园游记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拙政园名称的由来,是当初的主人王献臣仕途失意归乡后,建立此园林,取西晋文人潘岳的闻居赋中的典故,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当做自己(拙者)的政事,表现出官场很失意的样子;因此拙政园英文名称翻译为“Humble Administrator Garden”。
王献臣在建园时, 聘请明朝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为其设计了约31个景点,建成以水为主体、植栽为辅,营造出山水意境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园林整体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探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区域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整个园区层次分明,格调古朴自然,是最能反映明代特色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不仅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1961年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 199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遣产。另外,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在中国同时具备这四项殊荣的,仅苏州“拙政园”一处,所以门票也是最贵的,不过人潮仍是爆满。
此花坛内石碑是纪念登录“世界文化遣产”, 其两侧为圆形洞门,是游客出入拙政园的通道,上有砖刻门额两块,左为“入胜”,右为“通幽”,引人无限期待。
穿过洞门,是个小天井,迎面便是“兰零堂”。
兰云堂为拙政园东部的主厅,为入园游赏的第一景;堂名取自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意,布置相当简洁。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拙政园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园区可分为东园、西园和中园三个部分,以下将逐一游览,下图为中园的缩小模型(拍摄于隔壁的”苏州园林博物馆”)。
“东园。以王心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另外还有“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和“涵青亭”等旅游景点。
“芙蓉榭”面临荷花池,正逢盛夏,充满绿意的荷叶中,冒出许多的荷花。
游客倚靠在芙蓉榭,可尽情欣赏清新美丽的荷花,好不快意,我在此驻足观赏许久。
拙政园园内许多的建筑名称与荷花有关,创园者王献臣之所以要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风骨。来一张朦胧效果的!
还有小水盆内种植优雅的睡莲
“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其名乃因为亭内有一口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
“涵青亭”是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
“秫香馆” 为东部的主体建筑,精缴的裙板木雕 ,装点得古典雅致;“秫香”意指稻谷飘香 。
秫香馆旁种植许多银杏与枫树,深秋变色时肯定很美。
园中曲廊迂妲连绵,有峰迥路转之妙,通往另一边的“中园”。
来到了“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区,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还有亭榭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圆中右边此景称“梧竹幽居”, 为中园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遇边为廊,亭的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庭园景观。
海棠春坞旁的“玲珑馆”,室内悬挂“玉壶冰”匾额,取自南朝宋鲍照的诗“清如玉壹冰”。 室内陈设雅洁大方,为江南厅堂的典型。
中园的主体建筑为“远香堂”, 是一座四面厅,原为清朝乾隆时期的“若墅堂”, 四面厅临水而建。
远香堂面阔三间,结构精巧,周围都是落地玻璃窗,从里面可以看到四周景色,厅内展出许多青花瓷器。
在此遇到一阵大雨,是飑风外围水气所带来的,刚好躲雨兼休息,雨滴多到在荷叶上聚集成池,成了有趣的画面。
远香堂北边是拙政园的主景,以平台和荷花池相通,荷花池中有东西两座以“溪桥”相接的假山,西边假山上有座“雪香云蔚亭”,亭子正对远香堂的两根柱子上配有署名“霉明”的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颇具禅意。
西岛西南水池中央,有着“荷风四面亭”, 亭为单檐六角,四面通透。
荷风四面亭亭中有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用在此处十分贴切,夏季荷花与杨柳处处。
荷风四面亭亭西曲桥通向“柳荫路曲”, 是条有顶迥廊,沿此向北,经爬山廊,可到“见山楼”
“见山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是一座江南风格的民居式楼房,楼_上的明瓦窗,保持了古朴之风。
代表夏日的荷叶与秋天的枫叶,是少见的对比!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夏日时点缀着荷花及各种植栽,充满绿意,景色自然疏朗,下图即为一例,远方一隅为小巧的“绿绮亭”。
“香洲”为一形式优美之画舫,有两层舱楼,高雅而洒脱。
香洲南边是“小飞虹”, 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画面。
“松风水阁”又称“听松风处” (或“松风亭”),是看松听涛之处。
“柳阴路曲”沿途垂着杨柳,走廊北由见山楼连接至“别有洞天”的过道,穿过圆洞门,便是西园”区域!
西园也以池塘为中心,周边有“倒影楼”、“波形廊”、“浮翠阍”、“三十六鸳鸯馆”以及以苏轼题词的“与谁同坐轩”等景点。
“倒影楼”是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的景点,上方照片就是从倒影楼看出去的风景。楼分两层,楼下是为“拜文揖沈之斋”,文是指文征明,沈是指沈周(石田)。中间裙板上刻有郑板桥的书画真迹。
倒影楼旁的波形长廊,借墙为廊,凌水而建,将廊的下部架空,犹如楼道一般,依水势作成高低起伏、弯转曲折状,使景观空间富于弹性,具有韵律美和节奏美。其水中倒影静谧、充满绿意。
山坡上八角形双层建筑为“浮翠阁”, 建筑好像浮动于一片翠绿浓荫之上,因而得名。
西园一角水池上泛着小舟,后方为“塔影亭”,从顶部到底部及四周窗格均为正八角图案,借水景生成,是园中最精致华丽的建筑物之一。
池畔建筑称为“三十六鸳鸯馆”,东汉时大将军霍光:“园中凿大池,植五色睡莲,养鸳鸯卅六对,望之灿若披锦”,馆名取其意。
拙政园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充分表现中国山水园林的最高境界,被誉为“天下园林”。这座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居闹市而能延续其山水风格长达五百年,相当罕见。